上周,中山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發布了《關于中山市2021年清明期間有序開展祭掃活動的通告》,中山市民政局發布了《中山市殯葬服務機構清明祭掃指引》(下稱“指引”)就做好今年清明節期間市民祭掃服務管理,在疫情常態化防控下保障祭掃安全、文明、有序作出周密部署。
目前市福蔭園、
市殯儀館的預約情況良好,
預約號充足,
截至4月1日下午5時,
正清日當天仍有預約名額。
預約號可滿足群眾需求
福蔭園
“指引”明確市福蔭園的祭掃日期為4月1日至5月4日,市民可預約總計34天祭掃日期,其中包含節假日14天。每天提供1.1萬個預約號,每個預約號最多可預約一輛車或5名同行人,祭掃群眾每天不超過5.5萬人。
據統計,截至4月1日上午,市福蔭園在祭掃日期內共預約128545人次,其中4月3日預約3930人次,4月4日預約46320人次,4月5日預約7710人次,均未突破預約上限。接下來的幾個周末,4月10日、11日、17日、18日的預約人次均在6990-15145人次,遠未超過預約上限。
據介紹,目前市福蔭園共有約4萬個墓位,按照每個墓位不得超過5人來計算,目前預約號基本滿足市民的預約需求。
市殯儀館
市殯儀館方面,祭掃日期為4月3日至5月1日,市民可預約總計25天的祭掃日期,其中4月6日及此后的每周一因場地維護和防疫消毒需要,不提供祭掃服務;25天祭掃日期中,包含11個節假日。其中節假日每日提供1400個預約號,工作日每日提供520個預約號,每個預約號不超過5人進館。
據統計,截至4月1日8時,市殯儀館已預約的預約號為1766個,其中4月3日已約188個,4月4日已約1252個,4月5日已約326個,同樣未超過預約上限。接下來的幾個周末的預約數目前仍比較充足。
據介紹,目前市殯儀館共安放骨灰約2.1萬具,按照以往80%的祭掃率,預約號基本能滿足市民的預約需求。
切記不要帶紙祭品拜祭
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殯葬服務,倡導文明新風,做好清明防火工作,今年兩大殯葬服務機構實施相應的管理措施。
其中在市殯儀館進行祭掃時,今年將采取骨灰不取出拜祭,不提供拜祭臺,市民可憑《骨灰寄存證》進入骨灰樓向骨灰行禮、獻花(在骨灰樓內停留不超過5分鐘),然后在指定地點焚香。實行“無煙祭掃”,市殯儀館將免費為每一具骨灰提供1枝鮮菊花。市殯儀館提醒,市民盡量不帶香燭、紙扎、紙錢等祭品前往祭掃,如攜上述祭品進場,將由工作人員集中處理,館內禁止燃放煙花爆竹。
市福蔭園今年也將不提供燒紙桶,不得燃燒紙錢、紙扎祭品、煙花及大型爆竹,小型爆竹須到指定地點燃放。提倡“鮮花祭掃”、“無煙祭掃”,市民可將紙錢、紙扎祭品免費換取三枝鮮菊花。嚴防山火,不得攜帶火種進入墓園林地祭掃,違規者將追究責任。
粵省事“云祭掃”也有新功能
市民政局提醒,疫情防控形勢仍然不容松懈,14天內有境外旅居史人員、14天內有國內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人員、密接者解除14天隔離后不滿7天人員、有發熱咳嗽等急性呼吸道癥狀人員,都不可參加現場祭掃活動。而為避免清明假期祭掃人流大、車流多、人員過度集聚等問題,提倡市民采取網上云祭掃或居家形式進行祭掃。
據悉,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國蔓延,清明期間,為避免人群聚集導致疫情擴散,廣東省民政廳在“粵省事”平臺開通了“云祭掃”服務,充分利用“互聯網+”的優勢,快速連通全省上千家殯葬機構,為全省上億用戶提供網絡祭掃服務,幫助逝者家屬通過網絡寄托哀思。
今年,在全省疫情防控常態化下,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明祭掃工作,省民政廳在粵省事平臺進一步優化升級“云祭掃”服務,通過融合新技術、新形式,為群眾提供更安全、更便捷、更全面的貼心服務。
市民可通過微信搜索登錄“粵省事”小程序,下拉點擊“專區”,選擇“民政服務專區”,點擊所需服務進入相關頁面。下拉點擊人生事,選擇“身后事服務”,點擊“云祭掃服務”辦理相關業務。據悉,今年“云祭掃”的在線祭掃服務增加新功能,分為簡易祭掃和進入逝者紀念空間2個部分,滿足用戶多樣化的祭掃需求。用戶可選擇在線簡易祭掃發表寄語,或是進入逝者空間選擇背景音樂,實名認證后可顯示逝者照片、添加逝者生平,“拉近”思念。
另一方面,今年市殯儀館仍將在清明節當天早上,組織一場公祭活動并實施網絡直播,提供視頻代祭服務,并設置“留言墻”,供市民寄語先人,寄托哀思。
具體詳情
敬請關注“中山民政”微信公眾號